关于我们
-
初心
海洋是塑料垃圾最主要的“聚集地”,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,且这一数量还在持续增长。大量海洋塑料污染不仅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稳定和平衡,对海洋生物生存造成直接威胁。面对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新态势,中国作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,相继印发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》《“十四五”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》,对塑料污染开展治理。
浙江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以生态海岸带建设和美丽海湾保护为载体,构建海洋塑料垃圾清理体系,打造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新模式。奉化区沿海岸线长度65公里,有渔船码头25个,登记在册渔船963艘,渔业从业人员近万人。渔民在生产作业时的不良习惯致使大量白色垃圾、养殖废弃泡沫塑料等堆积在近岸海域。区域地理环境和实际成为“海洋伙伴”环保舱模式的来源。
“海洋伙伴”环保舱以破解海洋垃圾收集难度大、回收利用率低等问题为切入口,通过构建回收减量、智能监管、增值利用于一体的融合机制,打造废弃物高值化和商业化循环体系,实现海洋污染物收集、运输、分类、再生、深加工和高值化应用的可持续长效生态价值链,助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提升。
“海洋伙伴”构建公众广泛参与的环保教育新格局。在治理海洋垃圾方面,除了运用政府力量、企业发力,更致力于通过宣传教育公众,促进公众参与海洋塑料垃圾治理,营造全社会积极参与海洋塑料垃圾治理的良好氛围。一是组织渔民/公众回收海洋塑料垃圾,通过以高于市场回收价的价格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回收。设置有海溯小站、自助回收柜、回收中心等回收场所,提供上门回收、自助回收、预约回收等多种方式。二是公众参与海洋塑料废品回收可获得碳积分,积分可用于兑换各种由海洋废弃塑料循环再生制造的实用商品,大大激励了公众的参与激情。三是“海洋伙伴”计划承担了教育科普、志愿公益功能,通过专题讲座、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向公众普及塑料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危害。同时网红景点的孵化打造、与学校企业合作环保实践基地等,将带来更多人流量,不断提升项目影响力和宣传教育的效果。 -
荣誉
荣获2023年度浙江省全域“无废城市”最佳实践案例;
ESG杰出案例奖;
“海洋伙伴”多次受邀参加国际国内会议,履行全球合作;
被CCTV-2、CCTV-13、浙江卫视、新华网、央广网、中国新闻网、中国环境报等媒体宣传报道
2024年8月31日,浙江省委常委、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等一行莅临考察,并对该生态模式表示高度认可,
2023年12月,“海洋伙伴"环保舱项目受邀参加COP28迪拜气候变化大会圆桌会议论坛。
2023年12月5日,生态环境部固管中心对“海洋伙伴”环保舱进行了专题调研;
2025年,“海洋伙伴”作为浙江省无废优秀案例代表,受邀亮相国际无废日;
2025年7月,“海洋伙伴”受邀在大阪世博会展示海洋治理中国方案。 -
展望
截止目前,“海洋伙伴”在宁波及舟山地区已落地11个点位,计划在现有“海洋伙伴”环保舱范围的基础上,通过宣传推广和知识普及,逐步增加点位及扩大覆盖范围,包括渔船、渔民和村镇居民;利用现有的“海洋伙伴”环保舱作为创新平台载体,打造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基地及生态旅游示范区,
打造海产品线下交易平台,通过销售为渔民带来实际利益和收入;筹备“海洋伙伴”全球慈善公益基金项目;
计划2026年上半年升级4.0版本,全面应用数字化技术,实现政府平台全面联通,统一监管;2025年至2027年底,完成试点范围内 “海洋伙伴”创新治理模式全铺开,并挖掘各地个性化特色,实现各地因地制宜、百花齐放地发展,为中国乃至全球提供海洋污染物综合治理的“宁波思路”。
联系我们,与谎言说不!
400-1166-356